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 银行初级 > 初级《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 初级法律法规学习笔记

2025年银行从业初级法律法规真题考点: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来源:233网校 2025-08-07 10:47:58

本文真题考点及考题根据2025年上半年银行从业初级法律法规真题卷整理,完整版真题练习>>

真题考点: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破坏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管理类犯罪 考核2次

常见罪名

罪犯构成及刑罚

构成要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犯罪构成

• 主体: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 客体:国家的银行管理制度

• 主观:故意,且不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

• 客观:非法吸收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刑罚

• 3 年以下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 数额巨大:3-10 年;并处罚金

• 数额特别巨大:10 年以上,并处罚金

高利转贷罪

犯罪构成

• 主体: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 客体:国家对贷款的管理制度

• 主观:故意

• 客观: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并将该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罚

• 数额较大:3 年或拘役;1-5 倍罚金;

• 数额巨大:3-7 年;1-5 倍罚金

• 单位犯本罪,单位判处罚金,直接责任人员 3 年以下或拘役

违法发放贷款罪

犯罪构成

• 主体:特殊主体,即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 客体:国家对贷款的管理制度

• 主观:故意

• 客观: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的行为。

刑罚

• 数额巨大:5 年以下或拘役;1-10 万元

• 数额特别巨大:5 年以上,2-20 万元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

犯罪构成

• 主体:特殊主体,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 客体:国家对存款的管理制度

• 主观:故意

• 客观: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刑罚

• 数额巨大:5 年以下或拘役;2-20 万

• 数额特别巨大:5 年以上,5-50 万元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犯罪构成

• 主体: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 客体:国家对金融票证的管理制度

• 主观:故意

• 客观: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行为

刑罚

• 伪造、变造金融票据:3 年以下或拘役;2-20 万;严重5-10 年,5-50万;特别严重 10 年以上或无期;5-50 万

• 妨害信用卡管理:3 年以下或拘役,1-10 万;数量巨大,3-10 年,2-20 万

• 伪造、变造国库券:数额较大,3 年以下或拘役;2-20 万;数额巨大,3-10 年,5-50 万;特别巨大,10 年以上或无期,5-50 万或没收财产

• 伪造、变造股票或公司、企业债券:数额较大,3 年以下或拘役,1-10 万;数额巨大,3-10 年,2-20 万。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

犯罪构成

• 主体:特殊主体,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 客体:国家对金融票证的管理制度

• 主观:故意

• 客观: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情节严重的行为

刑罚

• 情节严重:5 年以下或拘役;特别严重:5 年以上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

犯罪构成

• 主体:特殊主体,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 客体:国家对票据的管理制度

• 主观:故意,也可能是过失

• 客观: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刑罚

• 重大损失:5 年以下或拘役

• 特别重大损失:5 年以上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

犯罪构成

• 主体: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

• 客体: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 主观:故意

• 客观: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

刑罚

• 最高法定刑仅为 7 年

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

犯罪构成

• 主体:特殊主体,即为“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个人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

• 客体: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 主观:故意

• 客观:为行为主体实施了“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的行为

刑罚

• 属于结果犯,必须“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洗钱罪

犯罪构成

• 主体:一般主体

• 客体: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 主观:明知、故意

• 客观: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而提供资金账户,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跨境转移资产的,或者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刑罚

• 5 年或拘役,没收收益并处罚金;情节严重,5-10 年,并处罚金

•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人员,依据上述处罚

点击下载>>全套2025年银行从业初级法律法规真题考点+考题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法律法规真题考点全解

2025年初级法律法规真题练习:

【2025年真题1·单选题】下列罪名中,个人不能构成犯罪主体的是()

A.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

B.违法发放贷款罪

C.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

D.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为“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个人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故本题选A。

【所属章节】第20章 >> 第四部分第四章 刑事法律制度 >> 第二节 金融犯罪及刑事责任 >>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P374-381 >> 破坏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管理罪P375-381

点击下载>>全套2025年银行从业初级法律法规真题考点+考题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法律法规真题考点全解

【2025年真题2·单选题】非国有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这构成了()。

A.诈骗罪

B.贪污罪

C.非法占有财产罪

D.职务侵占罪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选项D,职务侵占罪是指非国有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选项A,金融诈骗罪是指在金融活动中,违反金融管理法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选项B,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选项C,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罪,是指犯罪嫌疑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所属章节】第20章 >> 第四部分第四章 刑事法律制度 >> 第二节 金融犯罪及刑事责任 >>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P374-381 >> 破坏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管理罪P375-381

戳我↓↓ 加入银行从业备考交流微信群

银行从业学霸君企业微信

添加银行学霸君或学习群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银行从业书籍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