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社会工作者 > 学习笔记 > 中级实务学习笔记

社会-心理双重视角下,社会工作方法在矫正领域中应用

作者:233网校 2020-02-23 08:30:00
导读:社会工作的方法在矫正社会工作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根据社会-心理双重视角,矫正社会工作领域工作方法分为两大类:改善个人状况和改善社会环境,以及整合两者的个案管理方法。

一、牢记并收藏

(一)矫正社会工作理论与视角

行为主义理论

认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对矫正对象的不适当的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帮助其学习和掌握对当前环境的恰当的反应模式。

认知理论

认为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引导。

标签理论

是“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社会工作者任务就是“去标签”,使其成为“正常人”。

优势视角

将精力放在发现、发挥和发展矫正对象的“优势”方面。

“社会——心理”视角

“人在情境中”,既为服务对象提供改善自我认识的服务,又加强矫正对象所处社会环境方面的工作。

(二)矫正社会工作主要方法

矫正社会工作方法

改善服务对象偏差心理和行为

1、行为治疗法
(1)评估方案。行为治疗法不重视人的内在心理机制,只注重人的具体可见的、可以度量的外在问题行为。
(2)治疗的策略与技巧。反应性治疗技巧、操作性治疗技巧及综合性治疗技巧。
(3)增强物的使用。初级奖励品(满足基本需要)和次级增强物(满足精神和心理需要)。
(4)强化程序。强化程序是一个以指定的行为出现次数或时间距离来奖励某种行为的具体计划。
2、理性情绪治疗
(1)A代表引发事件是指服务对象遇到的当前发生的事件。
(2)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beliefs),是指服务对象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3)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s)。
3、同伴教育在矫正服务中的运用
具有相似年龄、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同伴教育者易唤起身边同伴的心灵共鸣,以实现教育目标。

改善服务对象社会环境

1、社区工作方法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在参与的过程中,让社区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其自助、互助与自决的精神,加强他们在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其潜能。
2、社会工作行政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1)从宏观上讲,社会工作行政与政府的社区矫正政策实施相联系,即把社区矫正的政策法规变成社区矫正的服务活动。
(2)从微观上讲,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服务机构从事的服务活动相联系,即通过加强对社区矫正服务机构内部管理的途径提高社区矫正的实施效果。
3、社会工作研究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社区矫正是一个注重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讲求操作的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综合了众多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社区矫正想要健康发展,需要加强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研究。

个案管理

1、个案管理的运作程序
主要包括:第一,发掘个案和转介;第二,评估和选择;第三,计划制订;第四,计划执行;第五,监督和评估;第六,结案。
2、个案管理运作与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2)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
(3)要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
(4)要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二、现在开始做

服刑人员李某假释回到社区后,感到难以适应,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被人瞧不起。面对几人的不接纳,以及自己无房住、无经济来源、无工作的窘境,李某十分悲观,觉得这辈子再也没有希望了。一天,李某在办理低保申请时,工作人员要求其补齐材料再来办理。李某为此很生气,与工作人员大吵大闹,并当场撕掉了申请材料。 
社会工作者及时介入,为李某开展了个案服务。社会工作者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ABC治疗模式),协助李某调整非理性信念;协调多方资源缓解李某的生计困难;并协调李某与家人的关系。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李某找到了工作和临时住房,家人重新接纳了李某。 李某的生活状态有了明显好转。 
问题:
1、社会工作者为李某提供了哪些促进其社会适应的服务? 
2、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李某申请低保时的A、B、C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1、社会工作者采取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对假释人员李某进行了心理矫正、情绪辅导、家庭关系调和、促进就业、帮困解难和做好基本生活救助,促使其适应社会。 
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人的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提出了比较有影响的ABC理论。其中A代表引发事件,是指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当前发生的事件;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是指服务对象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 
此案例中,A指假释后的李某在办理低保申请时,工作人员要求其补齐材料后再进行办理。B指李某假释后回到社区,难以适应,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被人看不起。C指李某认为工作人员故意刁难,看不起他,十分生气,当场撕掉了申请材料。真正引发李某情绪失控和行为不当原因是自身拥有的非理性信念,而不是引发事件。当李某了解到真正引发自己情绪、行为困扰的原因是自身拥有的非理性信念时,李某就需要在社会工作者的指导下运用理性的信念替代原来的非理性信念,并且与具体合适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连接起来,逐渐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
参考解析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