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明确指出,PHA(工艺危害分析)逾期行动项是导致化工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我国化工企业PHA行动项的平均完成率仅为68%,严重影响风险管控效果。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一、PHA行动项管理现状
典型问题表现:
逾期率普遍超过30%
关键项整改周期长达18个月
跨部门协作效率低下
根本原因分析:
责任主体不明确
缺乏有效的跟踪系统
资源分配不合理
二、规范化管理框架
分级管理制度:
红色项(72小时响应):涉及重大风险
黄色项(30天闭环):中等风险
蓝色项(90天完成):一般风险
量化考核指标:
逾期率 = 逾期项数/总项数×100%(应≤10%)
整改有效性验证率(应达100%)
三、智能化解决方案
电子跟踪系统功能:
自动推送到期提醒(提前7天/3天/当天)
可视化仪表盘展示整改进度
关联MOC(变更管理)流程
移动端应用场景:
现场拍照上传整改证据
GPS定位签到确认
电子签名确认
四、成功案例分享某大型石化企业实施以下改进措施后,PHA逾期率从42%降至8%:
建立专职的PHA行动项跟踪小组
将整改完成率纳入部门KPI考核(权重15%)
开发智能管理平台实现自动预警
每月召开总经理主持的整改协调会
五、持续改进建议
定期开展PHA回顾审查(每季度至少1次)
建立知识库收集典型整改方案
将承包商纳入管理系统
运用大数据分析逾期规律
根据《GB/T 45420-2025》要求,企业应确保PHA行动项整改率达到95%以上。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可实现风险管控的完整闭环。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危险辨识
1、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设计、施工、生产等活动之前,对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的类别、事故出现的条件以及导致的后果进行概略地分析的方法。以下关于该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后,要对系统重新进行评估已确定采用控制措施过程是否出现新的危险
B.辨识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分析每一个危险将要危及的对象
C.确定PHA小组成员,由所涉及的各专业专家、工程师以及操作人员组成
D.发生概率的确定是客观的,因而无需各专业的专家或工程师协商决定
2、( )是对工艺过程或操作的创造性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可辨识检查设计、安装、技改或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危险分析人员在分析会上围绕分析人员确定的安全分析项目对工艺过程或操作进行分析。
A.PHA
B.ETA
C.WIA
D.FTA
3、关于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正确的说法是( )。
A.PHA只能用于预评价项目
B.PHA只能用于现状评价项目
C.PHA只能用于验收评价项目
D.运用PHA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辨识系统中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