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重氮化工艺的生产过程中,安全联锁系统是防止反应失控的最后一道防线。根据《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和《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 3062-2025),重氮化反应必须配备多层级安全联锁系统,确保在异常工况下能及时终止反应。
关键联锁参数包括:
温度联锁:当反应釜温度超过设定上限(通常比失控温度低20℃)时,系统自动启动紧急冷却并注入终止剂;
压力联锁: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异常升高(≥设计压力的80%)时触发泄压装置;
物料流量联锁:进料泵与搅拌器联动,一旦搅拌失效立即切断物料供应(引用T/CCSAS 044-2023标准)。
2022年某制药企业事故分析显示,由于联锁系统未将pH值纳入监控参数,导致重氮盐局部酸性过高引发分解爆炸。这一教训促使新版GB/T 45420-2025新增要求:复杂反应体系需增加二级化学参数联锁(如pH、浓度等)。
实际应用时需注意:
联锁系统应达到SIL2及以上安全完整性等级(依据AQ/T 3033-2022);
每月需进行联锁测试,验证从传感器到执行机构的全程响应时间≤3秒;
重要联锁点应采用三取二表决逻辑,避免误动作导致生产中断。
目前最先进的方案是采用DCS-SIS一体化平台(符合GB/T 50779-202X),既能实时优化工艺参数,又能确保安全联锁的独立性。这种'智能制造+本质安全'的模式正在成为重氮化工艺升级的主流方向。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重氮化工艺
1、一级胺与亚硝酸在低温下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脂肪族、芳香族和杂环的一级胺都可以进行重氮化反应。涉及重氮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重氮化工艺。下列关于重氮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脂肪族重氮盐较为稳定,芳香族重氮盐很不稳定,即使在低温下也能迅速自发分解
B.重氮化试剂通常是由亚硝酸钠和盐酸作用临时制备的
C.重点监控单元:重氮化反应釜、反应剂储运单元
D.重氮化生产过程所使用的亚硝酸钠是有机氧化剂,175℃时能发生分解、与有机物反应导致着火或爆炸
2、重氮化反应的主要火灾危险性在于所产生的重氮盐,特别是含有硝基的重氮盐,反应进行时自始至终必须保持亚硝酸稍过量,否则也会引起自我偶合反应。故针对其工艺特点应重点监控工艺参数的稳定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监控重氮化反应釜内温度、压力、液位、pH值,严格控制其工艺参数的稳定性
B.监控反应釜内搅拌速率,防止局部过热,可增设双电源供电
C.监控后处理单元温度及浓度,防止重氮盐受热分解爆炸
D.监控亚硝酸钠的流量,反应进行时自始至终必须保持亚硝酸稍过量
3、以苯甲酸为反应底物经过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酯化工艺和脱氢工艺制备农药中间体。依据上述题干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重点监管的工艺包括加氢工艺、酯化工艺、重氮化工艺和氧化工艺
B.加氢工艺应重点监测反应釜体系内和尾气的氧含量
C.氧化反应釜和氧气储运单元均应作为重点监控的工艺单元
D.重氮化工艺应重点监测温度、压力、液位、 pH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