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知识库 > 化工安全

重氮化工艺中为何必须严格管控反应物料的储存和使用条件?

来源:233网校 2025-11-18 09:36:28
导读:重氮化反应使用的亚硝酸钠等原料具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混合极易引发燃爆事故。本文结合最新标准和事故案例,详细解读物料储存的温度控制、相容性隔离等关键技术要点。

重氮化工艺中为何必须严格管控反应物料的储存和使用条件?

重氮化工艺涉及亚硝酸盐、芳香胺等高危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其风险管控直接决定工艺安全水平。依据AQ 3062-2025《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第5.2条规定:反应物料必须实行专库专存,并满足以下条件:

1. 温度控制• 亚硝酸钠储存温度必须≤30℃(参考T/CIESC 0008-2020),高温会导致分解释放有毒氮氧化物 • 胺类化合物需冷藏保存(5-10℃),防止自聚放热

2. 相容性隔离• 氧化剂与还原剂间距≥5米(GB 50089-2007要求) • 酸类物质必须单独存放,避免与亚硝酸盐接触产生剧毒二氧化氮

3. 使用管控• 现场存放量不得超过8小时用量(AQ/T 3034-2022规定) • 称量区域应设置局部排风,保持负压操作

2024年某染料厂爆炸事故调查发现,因违规将亚硝酸钠与柠檬酸混存,导致库房温升引发连锁爆炸。该案例促使GB/T 45420-2025新增要求:危险物料存储区必须安装温度联锁报警系统,并配备自动喷淋冷却装置。

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包括: • 采用智能仓储系统自动识别不相容物料 • 使用防爆型冰箱储存低温敏感化学品 • 推广微型反应器技术减少现场储存量

企业应每月检查物料储存条件,并将检查结果纳入过程安全管理(PSM)体系,这是防控重氮化工艺物料风险的根本保障。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重氮化工艺

1、一级胺与亚硝酸在低温下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脂肪族、芳香族和杂环的一级胺都可以进行重氮化反应。涉及重氮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重氮化工艺。下列关于重氮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脂肪族重氮盐较为稳定,芳香族重氮盐很不稳定,即使在低温下也能迅速自发分解

B.重氮化试剂通常是由亚硝酸钠和盐酸作用临时制备的

C.重点监控单元:重氮化反应釜、反应剂储运单元

D.重氮化生产过程所使用的亚硝酸钠是有机氧化剂,175℃时能发生分解、与有机物反应导致着火或爆炸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通常重氮化试剂是由亚硝酸钠和盐酸作用临时制备的。除盐酸外,也可以使用硫酸、高氯酸和氟硼酸等无机酸。脂肪族重氮盐很不稳定,即使在低温下也能迅速自发分解,芳香族重氮盐较为稳定。重氮盐在温度稍高或光照的作用下,特别是含有硝基的重氮盐极易分解,有的甚至在室温时亦能分解。在干燥状态下,有些重氮盐不稳定,活性强,受热或摩擦、撞击等作用能发生分解甚至爆炸。 重氮化生产过程所使用的亚硝酸钠是无机氧化剂,175℃时能发生分解、与有机物反应导致着火或爆炸。 重点监控单元:重氮化反应釜、后处理单元

2、重氮化反应的主要火灾危险性在于所产生的重氮盐,特别是含有硝基的重氮盐,反应进行时自始至终必须保持亚硝酸稍过量,否则也会引起自我偶合反应。故针对其工艺特点应重点监控工艺参数的稳定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监控重氮化反应釜内温度、压力、液位、pH值,严格控制其工艺参数的稳定性

B.监控反应釜内搅拌速率,防止局部过热,可增设双电源供电

C.监控后处理单元温度及浓度,防止重氮盐受热分解爆炸

D.监控亚硝酸钠的流量,反应进行时自始至终必须保持亚硝酸稍过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C选项:监控后处理单元温度,防止重氮盐受热分解爆炸。浓度不是重氮盐受热分解的原因

3、以苯甲酸为反应底物经过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酯化工艺和脱氢工艺制备农药中间体。依据上述题干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重点监管的工艺包括加氢工艺、酯化工艺、重氮化工艺和氧化工艺

B.加氢工艺应重点监测反应釜体系内和尾气的氧含量

C.氧化反应釜和氧气储运单元均应作为重点监控的工艺单元

D.重氮化工艺应重点监测温度、压力、液位、 pH值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A选项错误:需重点监管的化工工艺包括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和氧化工艺; B选项错误:加氢工艺应重点监测反应釜体系内的氧含量和尾气的氢含量; C选项错误:氧化反应釜应作为重点监控的工艺单元。
相关阅读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