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动土作业中意外挖破地下隐蔽设施时,快速科学的应急响应是遏制事故扩大的关键。依据《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要求,需执行以下标准化处置程序:
第一阶段:紧急制动(0-2分钟)
立即停工:所有机械设备熄火断电,作业半径30m内禁止启动非防爆电器
警戒隔离:用警示带建立半径不小于50m的警戒区,疏散非应急处置人员
初步研判:通过破损口形状、泄出物质性状判断管线类型(供水/燃气/危化品等)
第二阶段:专业处置(2-15分钟)
带压封堵:对压力管道使用楔形堵漏工具先行控制泄漏,DN150以下管道适用FD-Ⅲ型快速堵漏器
环境监测:在下风向布置4个检测点,可燃气体浓度超1%LEL即启动全员撤离
联动抢修:同步通知管线权属单位、应急消防部门,提供地下管网CAD图纸
典型错误案例:2024年某LNG接收站施工中,挖机碰裂低温管道后,作业人员错误使用常规灭火器喷射,导致管道金属脆裂扩大。正确做法应保持安全距离,等待专业保冷维修团队。
第三阶段:恢复验证
强度试验:维修后需进行1.5倍设计压力的气密性测试
阴极保护:对埋地金属管道修复段加装MMO/Ti柔性阳极防护系统
档案更新:在GIS系统中标注事故点坐标及维修记录
目前先进企业已配置地下设施应急响应机器人,可在10分钟内完成泄漏点红外扫描与三维建模。根据《T/CCSAS 044-2023》规定,动土作业单位每年至少应进行2次地下管线应急演练,重点考核多部门协同响应能力。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动土作业安全技术
1、在动土作业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形时,虽然采取有效措施但仍然不能继续作业的是( )。
A.发现不明物体或管线、出现异常情况
B.可能损坏道路、管线、电力、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
C.需要临时停水、停电、中断道路交通的
D.出现滑坡、塌方或其他险情时
2、开挖、掘进、钻孔、打桩、爆破等各种动土作业不仅对周边正在运行的设备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对作业区域的作业人员造成危险。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土作业常见事故的是( )。
A.生产停工事故
B.坍塌事故
C.坠落事故
D.车辆伤害
3、动土作业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危险因素,因此需要有强有力的安全防护措施作为支撑。下列选项中,关于动土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A.动土作业过程中,一旦出现滑坡、塌方或其他险情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
B.动土作业区域周围应设围栏和警示牌,夜间应设警示灯等警示标志以免人员误入作业现场的敞口或要害处
C.在坑、槽、井、沟边缘安放机械、铺设轨道及通行车辆时,要保持适当距离并采取有效的固壁措施
D.挖出的泥土堆放处所和堆放的材料至少距坑、槽、井、沟边沿0.5m,高度不得超过2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