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化工安全管控体系中,保护层分析(LOPA)与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的协同应用正成为提升装置本质安全水平的关键突破点。《GBT 45420-2025》明确将LOPA列为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方法,而《AQ/T 3034-2022》则强调过程监测技术的基础支撑作用。
技术融合创新:
诊断结果定量化输入智能诊断系统输出的:
密封失效概率(1×10⁻¹/a)
管道泄漏频率(1×10⁻³/a) 等数据可直接作为LOPA分析的初始事件频率,使保护层设置更科学。
动态保护层优化基于实时诊断数据:
[在线监测]→[风险值计算]→[自动激活备用保护层]
当检测到风险值超过《GB 36894》规定阈值时,系统可自主启动:
紧急泄压系统
备用冷却装置 等附加保护层。
典型工程案例: 某氯碱企业通过构建:
4级智能保护层(基本控制+报警+SIS+泄放)
诊断驱动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密封磨损速率实时修正IPL有效性) 使电解槽风险值从3.7×10⁻⁵降至2.1×10⁻⁶,优于ACCC可接受标准。
标准符合性验证: 系统严格遵循:
《AQ/T 3054》LOPA方法导则
《T/CIESC 0008—2020》风险分级规范 确保每项保护层的风险削减因子(RRF)均经过数字化验证。
未来趋势是将《T/CCSAS 044—2023》本质安全评估指标深度植入诊断算法,实现从'故障处理'到'故障预防'的跨越式发展。预计该技术可使化工装置保护层的有效性提升35%以上。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化工过程故障诊断技术
1、故障诊断是通过诊断装置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再对信息进行识别,以监视和预测设备运行状态的技术方法。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的正确实施顺序是( )。
A.信号检测→信号处理→状态识别→诊断决策
B.信号检测→状态识别→信号处理→诊断决策
C.状态识别→信号检测→信号处理→诊断决策
D.信号检测→状态识别→诊断决策→信号处理
2、在化工过程故障诊断技术中,关于安全检测与监控的基本步骤,其正确的实施顺序是( )。
A.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故障检测—安全决策—安全措施
B.信号检测—状态识别—数据处理—诊断决策
C.状态识别—信号检测—数据处理—诊断决策
D.信号检测—状态识别—诊断决策—数据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