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质安全化是精细化工工艺风险控制的最高层级措施。根据《T/CCSAS 044-2023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化评估指南》,实施本质安全化需重点把控以下维度:
1. 工艺本质安全设计
减量原则:将硝化反应批量从5吨降至1吨,使最大可能事故后果降低80%
缓和原则:采用低温低压工艺替代高温高压工艺,某染料企业因此将爆炸风险等级从4级降至2级
2. 设备本质安全配置
对泵密封失效(1×10⁻¹/年)高风险点,配置双端面机械密封+泄漏检测联锁系统
按照SH/T 3210-2020规范设置安全泄压设施,确保中口径管道(≤150mm)超压风险可控
3. 自动化控制升级
针对有压力操作失误(1次/年),采用SIS系统实现自动压力调节
某农药企业通过DCS系统升级,人为误操作率下降92%
典型案例某制药企业通过本质安全改造:
反应釜容积减小60%,配套连续化生产工艺
安装抗爆控制室(GB/T 50779)
年事故率从0.8次/年降至0.05次/年
最新规范强调,本质安全化评估应贯穿精细化工项目全生命周期,在可研、设计、运行各阶段持续优化。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精细化工工艺危险性的评估方法与流程
1、可能性是由于工艺反应本身导致危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概率大小。利用失控反应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ad为时间尺度,对反应失控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下列选项中关于可能性评估,正确的是( )。
A.TMRad=2,频繁发生
B.TMRad=9,很可能发生
C.TMRad=4,偶尔发生
D.TMRad=25,很少发生
2、风险矩阵是以失控反应发生后果严重度和相应的发生概率进行组合,得到不同的风险类型,以下关于风险矩阵评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险矩阵区域划分有条件接受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
B.风险为有条件可接受风险时,可以采取常规的控制措施,并适当提高安全管理和装备水平,降低风险等级
C.风险矩阵以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作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失控体系绝热温升作为风险导致的严重程度
D.Ⅰ级风险为有条件接受风险
3、化工生产中,对精细化工工艺危险性及安全技术措施通常会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对应到化工矩阵中进行评估,下图中的化工风险矩阵中,处于黑点位置的风险应为( )。
A.可接受风险
B.有条件接受风险
C.不可接受风险
D.毁灭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