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需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及合同约定,配合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各阶段报审报验工作。这不仅有助于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也对整个项目进度控制和后期竣工备案至关重要。以下我们将从四个主要阶段——施工准备及开工报审、施工过程中的报审报验、工程暂停管理以及竣工报验及结算申请来详细解析具体操作流程及要点。
第一部分为“施工准备及开工报审”。在正式动工之前,施工单位应当参与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会议,通过这一环节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优化后续施工方案。随后应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报审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现场全面工作的核心文件,必须内容详实、工艺合理、组织有序并经过内部审批程序批准。同时需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及相关制度体系,并接受相关部门或业主/监理单位监督检查。接下来要提交《工程开工报审表》及其附件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施工许可证情况说明、管理人员到岗状况、主要设备进场清单等关键信息供监理审核。对于存在专业分包的情形,还需按照规定履行《分包单位资格报审》手续,确保其所具具备相应资质条件且信誉良好。最后,参与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召开的第一工地大会,明确各方职责边界及沟通协调机制,为顺利开展施工作业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则是贯穿整个实施期的“施工过程中的报审报验”内容。首先应编制总体进度计划并向项目监理机构申请批准,以便于统筹安排资源调配并监控执行进度是否满足合同节点需求。针对复杂性较高或具有一定风险系数的分项工程,则须提交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等待审查。此类文档除应符合常规编制规范外,还需特别关注其中列出的安全防护措施能否达到强制性条文所设定的水平;对于涉及深基坑开挖、地下暗挖作业或者采用大型模板支撑体系的情况,则还要求附加力学计算验证结果,并邀请外部专家小组对其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论证(简称“专家评审”)。此外,“四新”技术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同样需要提前办理专门的质量保障预案上报程序。为了保证测量放样的准确性及数据成果可追溯性,还需将本项目使用的全站仪GPS水准仪等相关仪器检定报告连同操作人员上岗证一并递交至监理部审核备案。若施工现场自建有实验室负责原材料检测任务的话,则该临时实验室亦需取得合法资质认证并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复核后方可投入运行。紧接着是对到场建材、构件配件和机械设备执行进货检验登记制度,只有经抽样复试合格的产品才能准予投入使用,否则一律予以退场处理。每当某个隐蔽部位即将覆盖封闭前,如地基处理完成后钢筋绑扎阶段结束时,总包方都应及时通知监理团队到场检查确认,形成书面确认记录归档保存。而对于日常施工活动中产生的计量产值报表和阶段性资金拨付请求,则需要准确填写对应格式表格递交给指挥部初审,之后再流转至业主财务部门办理支付事宜。遇到由于非乙方原因导致工期延误或者产生额外开支时,可以依据索赔条款启动相应索赔程序,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第三块主题围绕着“工程暂停情形”的处置方式进行阐述。通常情况下除非出现极端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情况才会考虑临时停工避险措施外,在常规业务操作当中下列几类典型违规现象往往触发下达暂停指令的可能性极大:例如发包人基于某种特殊考量要求暂时搁置某些区段的工作面但前提必须是客观上具有中断实施的必要性;又或者是承包商无视既定流程擅自开始实体建造行为拒不接受驻地监理人员监管;还有可能因忽视已获批复的蓝图指示而错误使用替代型号规格造成结构受力性能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更严重的是发现其未按既定施工组织大纲或特定作业指引展开施工,甚至直接违反现行国标行标等强制性条款,从而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一旦监测到任何可能引发重大质安事故苗头的异常状况发生时,例如某楼层混凝土试块强度远低于预期值连续三个批次不达标等,都应果断采取断然措施切断危险源防止损失扩大化。
第四阶段即最后收尾环节的“竣工报验及结算申请”。当单个单位工程依照施工图全部施工完毕并通过公司级三级自检后,即可填报《竣工预验收报审单》并附带完整成套的工程技术资料移交至项目管理部门。后者将牵头组织实施多专业联合验收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工程质量评价意见书作为向建设行政主管机关申报备案的主要佐证材料之一。此后随着由开发商发起的整体验收会议如期召开,各参与方代表均应在官方发布的终版竣工证书上面签章表示认可该项目已经达到交付标准状态。至此标志着实物形态上的施工任务宣告终结。接下来便是财务决算清算工作。根据合同关于保修金保留比例的有关约定,待完成各项扣款调整事项以后生成最终的《竣工结算付款凭证》,然后按照原审批路径层层传递直至抵达承建单位指定账户为止。
综上所述,无论是前期筹备还是中期履约再到后期收官阶段,所有涉及到的每项报批报验作业都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相互联系紧密衔接的整体流程链环。因此,加强对各阶段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建筑工程品质安全系数,确保投资效益最大化地释放出来,并有效规避各类法律纠纷的发生,保障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科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考点:与项目监理机构相关的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