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一级建造师 > 知识库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一建考试知识点解析:CM模式和Partnering模式的核心特点与应用价值

来源:233网校 2025-07-09 13:56:51
导读:本文深入分析一级建造师考试中关于CM模式(Construction Management)及Partnering模式的核心概念、组织形式、应用范围及其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价值。重点解读代理型与非代理型CM单位的区别,并探讨Partnering模式的管理特征和实施机制。

一建考试知识点解析:CM模式和Partnering模式的核心特点与应用价值

Q1:请详细解释什么是CM模式,并分析其核心特征和组织形式?

CM模式,即建设项目管理(Construction Management),是一种将项目的设计、招标、施工等阶段进行集成管理的工程管理模式。它主要由建设单位委托一家专业的CM单位承担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这种模式的特点之一在于其采用“快速路径法”(Fast Track)施工方式,允许在工程设计尚未完成之前,依据已完成的部分设计图纸,先行开展部分工程的招标及施工工作,从而缩短整体工程工期。

CM模式的关键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前介入施工:这是CM模式最大的优势之一,允许设计与施工并行展开,极大提升了工程建设效率,缩短了项目周期。
  2. CM单位的双重角色: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下,CM单位可能作为建设单位的代表(代理型CM),也可能直接成为总承包方(非代理型CM)。
  3. 动态合同分割:不同于传统施工总承包的一次性总价合同,CM模式下的合同价格是分阶段确定的,每次有完整图纸即可招标、签约,有助于成本合理化。
  4. 风险分配明确:尤其在非代理型CM中引入了“保证最大工程费用”(GMP, Guaranteed Maximum Price)条款,若最终工程造价超出GMP,CM单位承担超出风险;反之如有节余则通常双方共享,有效激励成本控制。

从组织形式来看,CM单位有两种典型模式:

  • 代理型CM (Agency CM):该类型下,CM单位仅负责项目的管理协调,而不参与施工合同的签订。所有分包合同均由建设单位直接与承包商签订,CM单位作为业主代理人进行监督与管理,不赚取利润差价。
  • 非代理型CM (Non-Agency CM):也称风险型CM。CM单位不仅是项目管理者,还同时作为总承包方,自行与分包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并对整体施工成本承担经济责任。此类模式更适用于高复杂性或投资较大的项目,在风险管理和造价控制方面更具优势。

CM模式的成功实践依赖于早期决策者的协同配合、详细的进度计划安排以及CM单位自身的管理水平,其特别适合那些时间紧迫、投资额度较高、技术复杂、需尽早投入使用的重要工程项目。

Q2:CM模式在造价控制方面的具体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当前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下,工程造价控制已成为决定项目成败的核心因素之一。而CM模式因其独特的运行机制,特别是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显著的价值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合同价格更具合理性:在传统总包模式下,业主往往只能根据初步设计方案估算整体工程总预算,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在CM模式中,由于采取的是“按图分包”的策略,每一次施工图完成便立即招标,合同金额基于具体的施工图纸及市场报价确定,因此价格更为精确且富有竞争性。
  2. 无中间差价利润驱动:尤其是代理型CM单位不会通过压低分包价格以赚取差价利润。因此有利于业主获得真实的市场价格信息,确保成本透明化。
  3. 优化设计方案节约成本:CM单位往往在设计阶段便已全面介入,可以结合自身丰富的施工经验运用价值工程方法,提出优化方案建议。例如,建议使用性价比更高的建筑材料、调整构造工艺等措施,以实现更合理的成本结构,减少后期返工或变更带来的损失。
  4. 有效控制设计变更:传统的“按图施工”流程中,一旦发生重大设计变更,施工方可提出大量索赔要求。而CM模式下设计与施工高度协同,设计阶段便融合了施工可行性意见,变更量相对较少,大大减少了因变更引发的成本波动问题。
  5. 引入GMP降低风险:GMP(Guaranteed Maximum Price)合同的应用,使建设单位能够在早期对工程的最高造价进行锁定。若实际施工成本低于此值,CM单位可能还会分享一部分结余收益;但如果超过这一限额,CM单位必须自掏腰包弥补缺口。这种方式让CM承包商真正肩负起成本控制的责任,极大地缓解了业主的风险负担。

总体来看,CM模式实现了成本预测精准化、过程控制精细化和结算风险最小化的多维度效益提升,是现代化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极为有效的组织手段之一。

Q3:请阐述Partnering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与其他项目管理模式的关系?

Partnering模式是一种基于信任合作、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基础上的新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它的理念强调的是各参与方之间应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共同推动项目的高效实施。Partnering模式并不具备独立存在的属性,它必须依附于一种基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上运作,例如CM模式、平行承包、总承包或联合体承包等。以下是其主要管理特征:

  1. 各方自愿加入: Partnering关系的建立建立在各参建方自愿的前提下,而非强制协议安排。这为各方在合作中的真诚投入提供了心理基础。
  2. 高层管理层级参与: 高管层的支持与领导对于Partnering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因为这类项目需要突破传统的组织边界,整合资源,并制定长期合作目标。
  3. Partnering协议并非法律约束文件: 这类协议通常不具备法律强制力,其核心在于促进各参与方达成价值观一致,而非用合同条款进行限制。它重在构建共识和协作意愿。
  4. 信息开放与共享机制: 在Partnering项目中,所有相关信息都应当实现充分透明,包括财务状况、质量检查结果、进度数据等,这种开放性增强了各方之间的互信,并有助于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5. 冲突解决机制健全: 通过协商会议、争议评审委员会等方式及时化解项目矛盾,减少延误和损失。
  6. 绩效导向的目标体系: 明确设定绩效指标并定期评估,使得各方围绕统一目标不断优化协作行为。

Partnering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提升组织间的沟通协作水平,增强相互理解和支持,形成合力,实现共赢局面。尽管Partnering模式不是工程管理体系的基本形态,但在实际项目中,其常常被用来补充现有的管理模式缺陷。尤其是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国际合资项目以及涉及多方政府或公共机构合作的场合,Partnering模式展现出极强的适用性和创新价值。

总结而言,Partnering模式的本质是一种“软管理”,它不仅优化了工程技术与管理层面的操作,更重塑了参建主体之间的关系网络。这种模式正在逐步被各国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建设项目之中,也成为当前我国建设工程领域深化改革、推行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一体化趋势下的重要实践范式之一。

科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考点:CM模式与Partnering模式

相关阅读

添加一建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一级建造师书店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一建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