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一级建造师 > 知识库 > 建设工程经济知识库

在工程项目中如何进行方案的比选?主要评价指标有哪些?

来源:233网校 2025-07-08 09:50:44
导读:在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决策过程中,为了选出最优解决方案,必须对多个候选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通常,方案的比选工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方案的绝对效果分析,第二阶段是相对效果分析。评价过程中需要采用一系列财务指标,包括价值型、时间型和比率型指标,并综合考察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可持续能力等方面。

在工程项目中如何进行方案的比选?主要评价指标有哪些?

在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和决策阶段,常常会面临多个可行性方案的选择问题。为了确保最终选择的方案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需要系统性地开展方案的比选工作。方案的比选通常被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方案的绝对效果分析”,其核心目的是从所有候选方案中筛选出具备基本可行性的方案。这一步骤主要是根据一些基础经济指标评估每一个方案本身的合理性,而不是将它们彼此进行直接对比。若某一方案未能通过该阶段的评估,则会被淘汰;只有满足最低经济标准的方案才能进入下一阶段。接下来是第二个阶段的“相对效果分析”,此时要针对通过初选的所有方案进行横向对比,以确定最优选择。

在绝对效果分析阶段,常用到一系列财务指标来评判项目方案的可行性。这些指标可以细分为三类:一是“价值型指标”,如财务净现值(NPV)、费用现值(PC)、净年值(NAV)和费用年值(AC)。这类指标反映了项目的总体收益或成本,通过折现现金流量法衡量方案在整个寿命期内创造的价值。如果财务净现值为正,则表示该项目具有良好的收益性;否则,可能难以达到预定回报要求。二是“时间型指标”,主要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这些指标用于反映项目的资金回收速度。静态投资回收期忽略货币的时间价值计算,而动态投资回收期则考虑了这一重要因素,因此更加精准地揭示项目的实际回本情况。三是“比率型指标”,比如投资收益率(ROI)、财务内部收益率(IRR)等,主要用于衡量单位投资所产生收益的能力。

在具体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中,除上述三大类通用指标外,还需要分别考虑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可持续能力这三个方面。盈利能力评价旨在衡量项目的盈利水平,通常涉及的指标有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以及净现值率等。这些参数能够帮助决策者判断项目的盈利潜力及其是否能实现预期目标。偿债能力则反映了企业在偿还债务方面的稳健性,相关指标包括利息备付率(ICR)、偿债备付率(DSR)、资产负债率(Debt-to-Asset Ratio)、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尤其是对于依赖外部融资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而言,偿债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最后,项目能否维持长期的资金流转能力,也就是财务可持续能力的强弱,也是关键评价维度之一。常用的衡量方法是以净现金流量和累计净现金流量的变化曲线为基础分析现金流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例如,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出现较大的累计负现金流量,可能会提示资金链压力的存在,进而影响项目的整体运行效率。

通过这两阶段的比选过程与多维度的指标分析,工程师和项目管理者能够更为全面和系统地评价各个方案的技术经济优劣,并据此制定最佳的实施计划。这种严谨的决策方法不仅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还有助于避免重大失误的发生,最终推动整个项目的高质量完成与顺利运作。

科目:建设工程经济

考点:2.2.1 方案的比选

相关阅读

添加一建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一级建造师书店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一建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