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重氮化工艺中,反应终止剂系统是防止反应失控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根据AQ 3062-2025《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附录A的要求,重氮化工艺必须配置独立的终止剂系统,并满足以下标准:
1. 终止剂选择原则• 应选择与反应物快速反应且不产生二次危害的物质 • 常用终止剂包括尿素溶液、亚硫酸氢钠溶液等 • 终止剂浓度通常控制在10-20%(w/w)范围
2. 系统设计要求• 储罐容量应能满足最大批次反应终止需求(GB/T 45420-2025要求) • 输送管道应采用耐腐蚀材质,并设置保温伴热 • 注入阀门必须为气动快开型,响应时间≤3秒
3. 联锁控制要求• 应与温度、压力等参数形成硬线联锁(SIL2等级) • 设置手动紧急启动按钮,位置明显且便于操作 • 配备备用动力源,确保停电时可正常启用
2023年某农药企业事故案例显示,因终止剂储罐阀门堵塞导致系统失效,造成重氮盐分解爆炸。该事故促使新版标准增加了每月强制测试终止剂系统的要求。
维护管理要点: • 每周检查终止剂储罐液位和浓度 • 每季度进行系统全流程测试 • 建立终止剂使用记录台账
随着技术进步,新型智能终止剂系统开始应用,可实现自动浓度检测、远程控制等功能,这将显著提升重氮化工艺的本质安全水平。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重氮化工艺
1、一级胺与亚硝酸在低温下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脂肪族、芳香族和杂环的一级胺都可以进行重氮化反应。涉及重氮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重氮化工艺。下列关于重氮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脂肪族重氮盐较为稳定,芳香族重氮盐很不稳定,即使在低温下也能迅速自发分解
B.重氮化试剂通常是由亚硝酸钠和盐酸作用临时制备的
C.重点监控单元:重氮化反应釜、反应剂储运单元
D.重氮化生产过程所使用的亚硝酸钠是有机氧化剂,175℃时能发生分解、与有机物反应导致着火或爆炸
2、重氮化反应的主要火灾危险性在于所产生的重氮盐,特别是含有硝基的重氮盐,反应进行时自始至终必须保持亚硝酸稍过量,否则也会引起自我偶合反应。故针对其工艺特点应重点监控工艺参数的稳定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监控重氮化反应釜内温度、压力、液位、pH值,严格控制其工艺参数的稳定性
B.监控反应釜内搅拌速率,防止局部过热,可增设双电源供电
C.监控后处理单元温度及浓度,防止重氮盐受热分解爆炸
D.监控亚硝酸钠的流量,反应进行时自始至终必须保持亚硝酸稍过量
3、以苯甲酸为反应底物经过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酯化工艺和脱氢工艺制备农药中间体。依据上述题干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重点监管的工艺包括加氢工艺、酯化工艺、重氮化工艺和氧化工艺
B.加氢工艺应重点监测反应釜体系内和尾气的氧含量
C.氧化反应釜和氧气储运单元均应作为重点监控的工艺单元
D.重氮化工艺应重点监测温度、压力、液位、 pH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