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间高处作业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点,由于能见度降低、人员疲劳等因素叠加,其风险程度显著高于日间作业。根据GB/T 45420-2025等规范要求,必须建立针对性的安全防控体系。
一、夜间高处作业的特殊风险
视觉限制风险
视野受限导致坠落风险增加3-5倍
照明不足影响安全判断
阴影区增大隐患识别难度
生理因素风险
人体生物钟导致反应迟钝
疲劳积累影响操作精准度
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二、针对性防范措施
照明系统升级
作业面照度不低于150lux
设置无影灯消除盲区
配备个人应急照明装备(持续照明≥8小时)
防护装备强化
使用反光标识安全带(360°可见)
配备震动报警防坠器
装备带有照明功能的安全头盔
作业管理优化
实施"2+2"工作制(每2小时强制休息20分钟)
建立双监护制度(主监护+副监护)
采用电子围栏系统划定安全区域
三、典型案例分析某石化企业2023年夜间事故统计显示:
67%发生在凌晨1-4点时段
82%与照明不足直接相关
55%涉及人员疲劳操作
四、最新规范要求AQ/T 3034-2022新增规定:
夜间高处作业必须提前24小时备案
需配备红外监控系统
实施"三查"制度(班前查、班中查、交接查)
企业应建立夜间作业专项应急预案,重点防范以下几类事故: ① 坠落事故 ② 碰撞事故 ③ 误操作事故 ④ 突发疾病事故
建议每月组织夜间专项演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夜间高处作业安全可控。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高处作业安全技术
1、下列关于高处作业时个体防护用品的配置及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的设备,包括安全带、系索、安全帽、救生索等,不得存在如焊接损坏、化学腐蚀、机械损伤等状况
B.在每次使用前必须对个人防护坠落装备所有附件进行检查并消除工作面的不稳定和人员的晃动带来的坠落隐患
C.安全帽要符合《安全帽》(GB 2811)的要求等,安全带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除
D.安全带使用时必须挂在施工作业处上方的牢固构件上,应低挂(系)高用,不得采用低于肩部水平的系挂方法
2、下列关于高处作业安全要求与防护,说法错误的是( )。
A.超高压输电塔架带电高处作业应使用绝缘工具,穿绝缘服和绝缘鞋
B.五级以上(含五级)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应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C.与其他作业交叉作业时,不应上下垂直作业,如果确实需要垂直作业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D.拆除脚手架时,应设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不应上部和下部同时施工
3、有架空输电线场所,吊篮或吊板的任何部位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 )。
A.3m
B.5m
C.8m
D.1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