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一级建造师 > 知识库 >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居住权的法律效力和限制有哪些?

来源:233网校 2025-10-13 09:02:11
导读:本文将详细探讨居住权的法律效力及其限制,包括不得转让、继承等规定,并通过案例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居住权的法律效力和限制有哪些?

居住权的法律效力和限制有哪些?

《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居住权的相关内容,居住权是指权利人为了满足生活居住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或遗嘱,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居住权的法律效力和限制是考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之一。

居住权的法律效力

  1. 占有和使用:居住权人在居住权期限内,有权对住宅进行占有和使用。这意味着居住权人可以合法地在该住宅内居住,并使用其设施。

  2. 对抗第三人:居住权一旦登记生效,具有公示公信力,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即使住宅的所有权发生变更,新的所有权人也必须尊重已设立的居住权。

  3. 保护措施:如果居住权受到侵害,居住权人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请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或赔偿损失。

居住权的限制

  1. 不得转让:居住权不得转让给他人。这是为了保障居住权的纯粹性和稳定性,防止其被滥用。

  2. 不得继承:居住权也不得继承。居住权人去世后,居住权自动终止,不能由其继承人继续享有。

  3. 不得出租:居住权人无权将住宅出租给他人。这是因为居住权是为了满足居住权人的生活需要而设立的,不允许将其用于商业用途。

  4. 居住条件:居住权人在行使权利时,应当遵守合同或遗嘱中规定的居住条件和要求。如果违反这些条件,住宅所有权人可以要求解除居住权。

案例应用

假设甲有一套住宅,并通过书面合同将该住宅的居住权授予乙,合同期限为10年。双方在签订合同后,前往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了居住权登记。此时,乙就拥有了对该住宅的合法居住权,在10年期限内可以依法使用该住宅。

然而,乙试图将该住宅转租给丙以牟利。这种行为违反了居住权不得出租的规定,甲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乙的居住权。

再假设丁在遗嘱中明确表示将其住宅的居住权留给其子女戊。丁去世后,遗嘱生效,戊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了登记手续,完成了居住权的设立。戊去世后,其子女己不能继承该居住权,居住权自动终止。

总结:居住权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占有和使用以及对抗第三人方面,但其也有严格的限制,如不得转让、继承和出租。考生需要准确把握这些法律效力和限制,确保在考试中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

科目: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考点:居住权

相关阅读

添加一建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一级建造师书店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一建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