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二级建造师 > 知识库 > 施工管理

安全防护设施、用品技术要求有哪些

来源:233网校 2025-08-20 00:00:28

安全防护设施、用品技术要求有哪些

1)防护栏杆

(1)防护栏杆应为两道横杆,上杆距地面高度应为1.2m,下杆应在上杆和挡脚板中间设置。

(2)当防护栏杆高度大于1.2m时,应增设横杆,横杆间距不应大于600mm。

(3)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

(4)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5)防护栏杆立杆底端应固定牢固。

2)操作平台

(1)应通过设计计算,并应编制专项方案,架体构造与材质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

(3)操作平台临边应设置防护栏杆,单独设置的操作平台应设置供人上下、踏步间距不大于400mm的扶梯。

(4)应在操作平台明显位置设置标明允许负载值的限载牌及限定允许的作业人数,物料应及时转运,不得超重、超高堆放。

(5)操作平台使用中应每月不少于1次定期检查,应由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防护棚与警示标志

(1)进出建筑物主体通道口应搭设防护棚。

棚宽大于道口,两端各长出1m,进深尺寸应符合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范围。

坠落半径(R)分别

当坠落物高度为2~5m时,R为3m;

当坠落物高度为5~15m时,R为4m;

当坠落物高度为15~30m时,R为5m;

当坠落物高度大于30m时,R为6m。

(2)内(外)道路边线与建筑物(或外脚手架)边缘距离分别小于坠落半径的,应搭设安全通道

(3)木工加工场地、钢筋加工场地等上方有可能坠落物件或处于起重机调杆回转范围之内,应搭设双层防护棚。

(4)安全防护棚应采用双层保护方式,当采用脚手片时,层间距600mm,铺设方向应互相垂直。

(5)各类防护棚应有单独的支撑体系,固定可靠安全。严禁用毛竹搭设,且不得悬挑在外架上。

(6)非通道口应设置禁行标志,禁止出入。

(7)配电箱应有单独的工作防护棚,禁止非操作人员出入。

4)施工安全网

(1)施工安全网的选用。

②密目式安全立网的网目密度应为10cm×10cm,面积大于或等于2000目。

③采用平网防护时,严禁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网代替平网使用

(2)施工安全网的搭设。

①安全网搭设应绑扎牢固、网间严密。

②安全网的支撑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密目式安全立网搭设时,每个开眼环扣应穿入系绳,系绳应绑扎在支撑架上,间距不得大于450mm。相邻密目网间应紧密结合或重叠。

③当立网用于龙门架、物料提升架及井架的封闭防护时,四周边绳应与支撑架贴紧,边绳的断裂张力不得小于3kN,系绳应绑在支撑架上,间距不得大于750mm。

5)安全带

安全带可分为围杆作业安全带、区域限制安全带和坠落悬挂式安全带。

性能要求如下:

(1)带扣不应松脱,模拟人不应与系带滑脱或坠落至地面。

(2)模拟坠落时,连接器不应打开,零部件不应断裂。

(3)安全带冲击作用力峰值应小于或等于6kN。

(4)安全带应标明伸展长度,且伸展长度应小于或等于永久标识中明示的数值。

(5)模拟人悬吊在空中时,不应出现头朝下的现象,系带不应出现明显不对称滑移或不对称变形。

(6)模拟人悬吊在空中时,其腋下、大腿内侧不应有金属件。

(7)模拟人悬吊在空中时,不应有任何部件压迫其喉部、外生殖器。

(8)织带或绳在各调节扣内的最大滑移应小于或等于25mm。

安全带还应满足附加性能要求,这些性能包括:救援性能、阻燃性能、防静电性能、耐化学品性能、安全带金属零部件耐腐蚀性能等。

6)安全帽

安全帽是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由帽壳、帽衬、下颊带和后箍组成。帽壳呈半球形,坚固、光滑并有一定弹性,打击物的冲击和穿刺动能主要由帽壳承受。帽壳和帽衬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可缓冲、分散瞬时冲击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对头部的直接伤害。

安全帽的基本技术性能的要求包括冲击吸收性能耐穿刺性能侧向刚性、电绝缘性、阻燃性、耐温性能等。

备考刷题233网校APP提供二建章节习题、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每日一练、模考大赛、答题闯关等刷题功能,大家可通过刷题,加深巩固,掌握要点,查漏补缺,稳步提升!【进入下载APP刷题

刷题.png

资料二建备考PDF资料下载 | 二建干货笔记 | 二建学霸笔记

刷题二建章节试题免费刷 | 历年真题在线演练 |

二级建造师考点、难点太多记不住?233网校老师带你读薄教材,举一反三,学习做题更有效率!点击进入听课>>

添加二级建造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