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知识库 > 安全生产管理

如何识别和控制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因素?

来源:233网校 2025-05-16 10:42:25
导读: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自然通风差、作业场地缺氧、有害气体超限等。通过有效的识别和控制措施,企业可以显著降低这类因素带来的风险。本文将介绍如何识别和控制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因素,以保障生产安全。

如何识别和控制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因素?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自然通风差、作业场地缺氧、有害气体超限等。以下是识别和控制这些因素的方法:

自然通风差或气流过大的识别与控制:

识别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和测量,评估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

控制措施:

安装适当的通风设备,如风机、排气扇等。

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优化作业场所布局,避免气流死角。

作业场地缺氧的识别与控制:

识别方法:使用氧气检测仪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的氧气浓度。

控制措施:

在密闭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氧气浓度检测,确保安全。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氧气呼吸器等。

建立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有害气体超限的识别与控制:

识别方法:安装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实时监测有害气体浓度。

控制措施:

对有害气体源进行密封和隔离,防止泄漏。

定期进行有害气体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超标情况。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对有害气体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通过上述措施,企业可以有效识别和控制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因素,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科目知识点: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13861)环境因素

考点试题:

1、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22),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下列选项不属于环境因素的是()。

A.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B. 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C.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D. 网络环境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22),环境因素包括: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2)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D选项属于物的因素中的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插入模块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