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址选择是企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厂址选择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风险。以下是进行厂址选择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具体步骤:
地理位置分析:
分析厂址的地理位置,考虑其与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的距离。
评估厂址周围是否存在其他工业设施,避免相互影响。
地质条件评估:
进行地质勘探,评估厂址的地质稳定性。
检查是否存在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气候条件分析:
收集厂址所在地区的气候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降水量等。
评估极端天气(如台风、暴雨、高温等)对生产安全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厂址周边的自然环境,如水源、植被等,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检查厂址是否位于生态保护区内,避免违反环保法规。
交通条件评估:
评估厂址的交通便利性,确保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畅通。
检查厂址附近的道路、铁路、港口等交通设施的安全状况。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评估厂址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治安状况。
了解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和生活成本,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上述步骤,企业可以全面识别厂址选择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降低安全风险,保障生产安全。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科目知识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
考点试题:
1、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等几方面进行。其中从总平面布置方面分析、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有()。
A. 安全间距
B. 交通运输条件
C. 建筑物朝向
D. 功能分区
E. 储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