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建筑火灾中,木材和塑料是两类常见的可燃固体材料,尽管都属于固体燃烧范畴,但其燃烧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存在显著差异。依据《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内容,这两种材料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固体燃烧类型:木材以分解燃烧为主,而多数热塑性塑料则兼具蒸发燃烧与分解燃烧特征。
木材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有机物,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受热时首先发生热解反应,释放出CO、H₂、CH₄等可燃气体,在外部引火源作用下点燃形成火焰,此过程称为分解燃烧。木材燃烧时有明显的炭化层,且随着燃烧深入,表面可形成一定隔热保护作用,燃烧速率相对稳定,阴燃能力较强,尤其在通风不良环境下易长期持续。
相比之下,塑料多为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等。这类物质加热后先软化熔融,再蒸发为可燃蒸气进行燃烧,属于典型的蒸发燃烧;同时部分塑料在高温下也会发生裂解产生有毒气体,呈现分解燃烧特性。其燃烧速度快、热量释放大,且烟密度高、毒性强烈,常释放苯、氰化氢等致命气体,极易导致人员中毒窒息。
此外,塑料燃烧往往伴随熔滴现象,熔融物若携带火焰下落,可能引发“二次起火”,扩大火势蔓延范围。而木材一般不产生熔滴,火势传播更集中于表面。
因此,在建筑内部装修和消防设计中,必须严格控制塑料类材料的使用,并优先选用难燃或经过阻燃处理的替代品。对于一级消防工程师而言,掌握不同固体材料的燃烧机理,有助于科学评估火灾风险、合理配置灭火系统和制定应急预案,提升整体防火安全水平。
科目: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考点:按燃烧物形态分类——固体燃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