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考试的备考内容中,第一章“燃烧”涉及的燃烧性能参数虽分值较低(0~1分),但却是理解建筑防火本质的基础。其中,关于B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等级应给出的附加信息,是一个高频且易混淆的知识点。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规定,除铺地材料外,B级材料必须提供三项附加信息:产烟特性等级、烟气毒性等级和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而后者——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正是本文重点解析的对象。
燃烧滴落物/微粒是指材料在受热燃烧过程中熔融、分解并向下坠落的颗粒或液滴。这些物质往往温度极高,具有引燃性,一旦掉落至下方可燃物(如地毯、窗帘、纸张等),极易引发二次着火,导致火焰从上层向下行迅速蔓延,形成“烟囱效应”或垂直扩散路径。尤其在高层建筑或人员密集场所中,这种现象会显著缩短可用疏散时间,增加扑救难度。
例如,在某商场装修材料选型中,若采用了未达到阻燃滴落要求的B2级塑料吊顶板,火灾时该板材软化熔滴,携带火焰下落,极有可能引燃展柜商品,造成火势在短时间内失控。因此,将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纳入强制公示信息,旨在通过量化指标(如是否产生持续燃烧超过3秒的滴落物)限制高风险材料的使用。
相比之下,温升特性等级虽反映材料燃烧放热过程,但并不直接关联火势传播机制,故不作为B级材料必须标注的附加项。
综上所述,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之所以被列为必要附加信息,是因为其直接关系到火灾是否会发生跳跃式蔓延。考生在复习时应牢记:“B级材料三大附加信息缺一不可”,并在实际工程中严查检测报告中的该项评级,确保建筑内部装修材料具备基本的防火安全性能。
科目: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考点:燃烧性能参数
1、下列物质中,潮湿环境下堆积能发生自燃的是( )
A.多孔泡沫
B.粮食
C.木材
D.废弃电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