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消防工程实践中,正确识别火灾类型是制定有效扑救方案的前提。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 4968及《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规定,火灾按燃烧物质特性分为A、B、C、D、E、F六类,每一类对应不同的灭火原理与处置方法。
以一起典型厨房火灾为例:某餐馆烹饪过程中油锅起火,火焰迅速蔓延至排油烟管道。此类火灾属于F类火灾,即烹饪物火灾。其特点是油脂燃点高、热值大,若错误使用水扑救,将导致油滴飞溅、火势扩大,甚至引发爆炸。正确的处置方式是立即关闭热源,使用灭火毯覆盖或专用F类灭火器(如湿化学灭火剂)进行窒息冷却。
再如,在化工厂储气罐区发生泄漏并起火,属于C类火灾——气体火灾。此时首要任务并非直接灭火,而是切断气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控火;若盲目扑灭而未切断气源,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引发更严重的二次爆炸。
对于D类金属火灾,如镁、钠等活泼金属燃烧,必须使用专用干粉灭火剂(如氯化钠基、石墨基粉末),严禁使用水、泡沫或普通ABC干粉,否则会加剧反应,释放大量热量和可燃气体。
此外,E类带电设备火灾强调“先断电、后灭火”的原则。若无法断电,应选用不导电的灭火介质,如二氧化碳、洁净气体或干粉灭火器。
由此可见,掌握火灾分类不仅是考试中的得分点,更是现场应急决策的关键依据。一级消防工程师必须能够根据燃烧物性质准确判断火灾类别,并指导选用合适的灭火设施与战术,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科目: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考点:火灾的定义与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