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考试备考过程中,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模式是核心内容之一。以下围绕几种典型的施工承包模式展开详细问答解析。
Q:平行承包模式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是什么?适用于哪些项目场景? A:平行承包模式指的是建设单位将工程项目划分成多个标段,并将这些标段分别发包给多家施工单位的一种承包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建设单位与每个施工单位单独签署合同,彼此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合同关系,形成的是一个“平行”的合同结构。这种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合同数量较多,但每份合同的内容较为简单,合同价值相对较小,风险也随之降低。因此,这种模式特别适合中小型规模项目或建设要求相对不复杂的情况,因为这样可以有效扩大可参与投标的施工企业范围,增加择优选择的机会。
具体来看,平行承包模式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 有利于择优选择施工队伍:由于招标标的较小,对投标方的资质和综合实力要求较低,从而吸引了更多中小企业参与到竞争之中,增加了建设单位优选合适施工企业的机会。
- 质量控制更有效:多个承包商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衡机制能够提升工程质量。例如,装修单位不会轻易接受不合格的主体工程进行施工,从而促使前一道工序确保质量合格。
- 缩短工期:不同部分的工程任务并行推进,有助于加快整体进度,减少总体的建设时间。
- 管理协调难度较大:建设单位需面对众多独立合同之间的协调问题,涉及复杂的界面管理和沟通机制。这要求业主拥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才能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 造价控制困难:随着合同数量的增多,各子合同的价格控制成为难题,尤其是在存在多方面接口和交叉作业时,预算管理和最终结算更容易出现波动。
- 不利于总承包商发挥优势:对于大型、复杂或需要一体化统筹的项目而言,这种模式难以集中展现总承包企业在技术和管理层面的综合能力。 因此,该模式通常更适合小型至中型项目、且各分部相对独立、互不影响的工程项目环境,在大而复杂的项目中并不推荐使用。
Q:什么是联合体承包模式,它有哪些优势?其运行机制如何? A:联合体承包模式是当单一施工单位缺乏承揽整个工程所需技术能力或资金实力时,两家及以上单位共同组建联合体,以联合体名义承接工程施工任务的模式。这种方式常见于技术难度大、工程量庞大或专业配套要求高的工程项目。例如,某些超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等项目常采用此类模式,以便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与技术协同效应。
在实践中,联合体一般由发起方牵头组织成立,各成员经协商明确责任分工、权责边界和利益分配,并签订正式协议。此外,联合体还需要组建一个统一的决策和管理机构,选出联合体代表来负责对外沟通和协调。所有成员均需与建设单位共同签署施工合同,承担连带责任。
这种模式具有如下几点优势:
- 合同结构清晰:建设单位只需面对联合体一方,减少了多头对接所带来的管理负担。
- 强化资源集成优势:联合体可以融合成员单位在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力上的优势资源,形成合力,提升工程执行能力和效率。
- 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强强联合不仅提高了投标成功概率,也能分担潜在风险,避免某一家单位因独自承担过高责任而陷入运营压力。
- 有利于工期和成本控制:由于内部协作机制完善,各施工单位可以在计划范围内合理安排资源配置,实现高效配合。 当然,联合体内部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合作意愿不足可能带来沟通困难,同时一旦某个成员履约不当或违约,其余成员也要承担责任,“荣辱与共”,这也是联合体合作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Q:合作体承包模式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是什么?与联合体承包模式有何异同? A:合作体承包是指在特定工程项目中,若干家有意向的施工单位为更好地满足工程需求自愿联合组成一个临时性合作组织(即合作体),随后以该合作体的名义与建设单位签订框架协议,后续再根据框架安排各自施工任务的承包形式。这种模式在一些大型复杂、涵盖众多专业门类且需要一定统筹管理的项目中被采用。
在该模式下,虽然各单位形成了统一的合作组织,但并不真正形成联合体。换言之,各个单位仍然保留自身的法律责任和合同主体地位,他们之间虽有统一的工作计划、指挥体系和调度安排,却没有法定意义上的联营义务。因此,合作体相比联合体更灵活,但其对建设单位的风险更大,因其责任分散、缺乏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力。
合作体承包的优点在于:
- 合作体的组织架构较为松散,成员单位可以根据各自擅长领域灵活介入工程任务,既保持个体自由度,又能实现某种程度上的协作互补。
- 统一的指挥体系使得现场协调更为顺畅,减少因缺乏统一管理带来的混乱现象。
- 适用于大型项目中有特殊工艺要求、多专业交叉配合的情况。 不过,合作体模式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最突出的就是其责任边界不明确。一旦出现违约、工期延误或质量事故,往往难以明确归责。因此该模式较少应用于重大基础设施类项目,而在一些阶段性、模块化的专项工程中更具实用性。 与联合体模式相比,两者的核心差异在于:
- 法人资格:联合体是法律实体,而合作体不是。
- 风险承担:联合体实行连带责任,合作体则不实行。
- 合同关系:联合体成员必须共同与建设单位签约,而合作体成员可分别签约。 综上,合作体模式适合那些需要统一调度资源而又不愿承担较高责任绑定的工程项目类型,是一种介于平行承包与联合体之间的中间模式。
综上所述,在一建考试备考中,深入理解平行承包、联合体承包和合作体承包三者的应用场景、运作特点及其优劣势对比至关重要,它们构成了建设工程组织管理模式的基础知识框架,是理解和应对项目实务题的重要工具。
科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考点:基于不同承包关系的承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