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一级建造师 > 知识库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CM模式与Partnering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解析

来源:233网校 2025-07-09 13:55:45
导读:本文详细分析了CM(Construction Management)模式和Partnering模式的基本特点及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CM模式通过快速路径法和分阶段合同分包,优化了设计与施工的衔接;而Partnering模式则通过自愿合作和信息共享,提升了项目团队的协作效率,尤其适合与CM等传统模式结合使用。

CM模式与Partnering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解析

CM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1. 什么是CM模式?

CM模式(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ode),即建设工程管理模式,是指由建设单位委托专业的CM(Construction Management)公司全面负责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并在其实施过程中参与设计阶段的技术支持与成本控制。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快速路径”生产方式的应用,即工程在尚未完成全部施工图设计之前,就可以根据已完成的部分图纸展开施工招标,从而实现在设计未完全结束前开展部分施工任务的目标。

这种“边设计、边施工”的作业方式大大缩短了整体工期,尤其适用于大型复杂、周期长且对时间要求较高的建设项目。此外,CM模式还引入了一个新的角色,即CM承包商,他不仅作为顾问为建设单位提供建议,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现场管理责任。

2. CM模式的分类有哪些?各有哪些特征?

CM模式根据其职责范围和承担法律责任的不同,通常可以划分为代理型(Agency CM)非代理型(Non-Agency CM) 两种形式。

  • 代理型CM:在这种模式下,CM公司不直接作为总承包商与分包商签订合同,而是以管理方身份协助业主组织分包发包流程,与各专业施工单位无隶属关系,仅起协调管理作用。这种模式下的合同结构较为灵活,能够降低法律纠纷风险。

  • 非代理型CM:该类型中,CM公司具有双重职能,既是建设项目的管理者,也是主要的签约方,直接与分包商签署合同,拥有更多的执行控制力。但由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在经济与技术方面需要更强大的综合能力。

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适用项目性质也不同,具体选择应依据业主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管理需求来决定。

3. CM模式如何影响工程造价控制?

在成本控制领域,CM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总承包+总包合同”有着明显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分阶段招标机制:由于采用“部分图纸完成后即可启动分包招标”的策略,施工合同价格不再是一次性锁定,而是按照不同部分逐步确定,使整个工程预算更具灵活性和科学性。

  • 提高合同价合理性:每一次分包都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展开,合同金额经过多轮谈判与比选,有利于实现合理定价目标。

  • CM单位不具备利润加成机制:CM承包商不从中获取总承包利润,仅收取管理费用,因此不会存在压低投标报价而虚增总价的现象。

  • 发挥价值工程作用:CM公司在早期就可深入到设计方案阶段,凭借其施工成本管理经验提供可行性建议,从源头减少后期变更和浪费。

  • 采用保证最高合同价格(GMP)控制风险:在Non-Agency CM 模式下,CM单位须提出一个确保最终价格上限(GMP),若实际发生费用超出GMP,则超出部分需由承包方自行承担,这使得项目方的风险大幅减小。

总体而言,CM模式通过提前介入施工准备和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和降低了建设投资波动风险。

Partnering模式的概念与发展背景

4. Partnering模式的定义是什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Partnering模式又称合作伙伴模式,是一种旨在改善业主、承包商及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协同工作理念。它不同于传统的竞争性合同关系,而是在互信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

该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

  • 出于自愿原则:合作是基于各方自主参与的前提之下进行的,并非强制协议,体现了高度的合作精神。

  • 高层决策者的共同参与:项目的关键管理层会积极参与Partnering会议,通过战略对话解决核心问题,促进沟通协调。

  • 协议不具备合同效力但指导性强:Partnering协议不是真正意义的法律文件,但其内容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和行为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

  • 强调信息开放与资源共享:Partnering鼓励参与各方公开项目数据与进展,避免因信息壁垒而导致的误解或延误。

5. Partnering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有哪些应用?

虽然Partnering模式并非独立的操作体系,必须依托现有如CM模式、总包模式等多种组织结构加以实现,但它能提升原有模式的协作效率和透明度。在实践过程中,该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几类项目管理场景:

  • 高风险、高不确定性项目:例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合资项目等。这类项目往往涉及多方主体,Partnering可帮助各方迅速建立信任关系。

  • 长期合作关系下的系列工程:一些企业或政府部门持续性开发某类工程项目时,采用Partnering有助于稳定合作关系,形成长期共赢格局。

  • 跨部门或多层级管理体系:当多个单位协同配合难度较高时,借助Partnering可以统一目标、减少冲突,增强执行力。

此外,Partnering模式还可以与其他现代管理工具结合使用,比如BIM(建筑信息模型)、项目进度管理系统等,进一步强化整体工程效能。

综上所述,无论是CM模式还是Partnering模式,都在不断探索与改进之中。两者在应对项目挑战、优化资源配置及提升工程质量等方面均展现了独特优势。它们不仅可以单独运作,还可联合应用,形成一套综合性工程管理方案,助力现代工程建设向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科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考点:CM模式与Partnering模式

相关阅读

添加一建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一级建造师书店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一建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