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考研 > 考研政治 > 近现代纲要

2024年考研政治: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作者:233网校-Sunshine 2023-03-29 16:53:40

考研政治近现代史纲要科目的第二章第三节第一点,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天折是该科目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其中包含了重要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对戊戌维新运动的评价这些重要内容。

【>>点击关注考研上岸君Sunshine个人主页,免费解锁更多考研学霸知识<<】

插入模块

本节知识点需要背记的内容相对较多,框架思维导图如下:

知识点框架思维导图

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png

前往下载完整版考研政治思维导图>>

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戊戍维新运动的兴起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2)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3)日本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学。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逐步形成为变法维新的思潮,并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一系列宣传维新的活动。主要有:①向皇帝上书。②著书立说。③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④办学会。⑤设学堂。⑥办报纸。

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组织革新力量,而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重要考点)

首先,要不要变法。守旧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主张“宁可亡国,不可变法”。洋务派官僚张之洞也在《劝学篇》一书中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而维新派则根据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他们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只有维新变法,革除积弊,才能挽救中国所面临的危亡局面,以图求存和自强。

其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守旧派与洋务派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维新派则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作了批判。维新派还认为,“欲兴 民权,宜先兴绅权”,即首先要为正在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土绅争取政治地位:只有君主立宪制度才是当时中国理想的政治方案,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才是“治国之大经”。

最后,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守旧派把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斥之为“奇技淫巧”。洋务派虽认为西方的军事和技术可以学习,但坚持封建的政治制度、科举八股,尤其不能触动三纲五常。而维新派则痛斥八股取土的科举制度是统治者“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因此要救中国必须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

论战的意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相关真题:

(2013年第9题)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  )。

A.要不要社会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

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参考答案:D

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的背景:由于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光绪皇帝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来救亡图存,并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手中夺取统治大权。1898年6月11日,他颁布了“明定国是”逾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裁达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

(2)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注重农业发展,提倡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广办邮政,修筑铁路;在上海、汉口等大城市开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等各类组织;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

(3)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

(4)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奖励新著,奖励创办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百日维新的性质: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各项政令大多是接受了维新派的建议而制定的,旨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但是,在光绪皇帝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士分温和的改良方案。

百日维新的结果:

维新派试图通过光绪皇帝推行的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遭到了封建守组势力的激烈反对。光绪皇帝所颁布的新政命令,由于中央和地方守旧官僚们的抵制,大多未能付诸实施。守旧势力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慈禧太后以“训政”的名义,重新“垂帘听政”,将光绪皇帝软禁于中南海瀛台,同时下令搜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国外。9月28日,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6人同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百日维新”如同县花一现,只经历了103天就夭折了。除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被保留下来以外,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维新派人士和参与或同情变法的官员,或被囚禁,或被革职,或遭放逐。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扼杀维新变法的政变,史称“戊戌政变”。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相关真题:

(2019年第9题)_由于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这是因为变法的政令(  )。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

B.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

C.触及了封建制度的根本

D.带有彻底性和不妥协性

参考答案:A

戊戌维新运动的评价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成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重要考点)

成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咀势力的反对。

造成维新派自身局限性的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弱小,很多人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他们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去发动群众。这样,他们就只能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1、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只是幻想依靠光绪皇帝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让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代表参加政权,逐步实现君主立宪。

2、在经济上,他们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一封 建土地所有制。

3、在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借古代圣贤之名“托古改制”。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维新派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英、日帝国主义虽然表面上同情维新派,但实质上只是为了乘机扩大在华侵略势力,并寻找它们在中国的代理人,同时也是为了与俄国进行争夺。因此,在戊戌政变前夕,维新派分别乞求英、美、日公使的支持,结果都落了空。

(3)惧怕人民群众。

维新派的活动基本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范围。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康有为在每次上书中,都反复提醒光绪帝不要忘记人民反抗的危险。正因为没有人民力量作为后盾,所以当他们得悉守旧派要发动军事政变时,只得打算依靠掌有兵权的袁世凯,结果反被袁世凯出卖。而一旦守旧派操刀反击,维新派也就没有丝毫抵抗的能力。

成戌维新运动的经验教训: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而且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这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戊戌维新失败后,一部分人放弃了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此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进一步发展了起来。

相关真题:

( 2016年第27题) 1898年的”百 日维新”如县花一现,只经历103天就夭折了。谭嗣同在慷慨就义前仰天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维新派“无力回天”的主要原因是(  )。

A.他们提倡全面学习"西学",彻底否定"中学"

B.他们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击和镇压

C.他们惧怕人民群众,把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D.他们不敢触动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参考答案:BCD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chenjing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

想备考2024考研,又不知道从何开始学习?给你推荐233网校考研,分班级系统教学,全套备考资料给你备齐,还有老师线上答疑,全方位助你成功上岸。

1上岸无忧班:一战和0基础学员首选,方浩、任燕翔、陈剑等多名大咖老师全程领学+班主任全程督学,不过免费重学。立即前往试听>>>
2进阶强化班:适合有一定基础和二战的考生,浓缩考点精华,讲重点划考点,还送纸质讲义。如果你每次和上岸就差一臂之力,这个课程能帮到你,立即前往试听>>>

相关推荐

历年真题免费练习下载>>>

233考研/学霸精编资料汇总 复习有目标>>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招考信息
招考|招简|大纲|复试
备考指导
政治|英语|数学|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