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考点:实验研究
1、三对要素
(1)自变量和因变量
(2)实验组和控制组
(3)前侧和后侧
2、常用类型
(1)标准实验组
有前后测控制组设计(传统实验设计)、单后测控制组设计、所罗门四组设计。
(2)准实验组
有非对等控制组设计、简单时间序列设计和多组时间序列分析三种类型。
(3)实地实验
把实验置于真实场景中,受试者按照事先设计完成某些要求,再分析效果。
3、成功试验设计的标准
(1)是否回答主题。实验研究设计是否回答研究主题、有效测量假设。
(2)变量控制。对外在变量或不恰当变量有无控制,使因变量前后差异尽可能扩大。
(3)可推论性。实验结果乃至整个实验过程的可推论性如何。
(4)其他方面。研究过程是否有漏洞、可能造成误差的因素、研究结果是否准确、研究环境是否造成干扰、安排是否有偏差。
2025年真题示例:
定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时,需要判定双变量间的关联状况。下列中,最有可能成为“前者为因,后者为果”的一对变量是()
A.父亲的生育意愿与女儿的生育意愿
B.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的教育成就
C.参与救灾人数与灾后重建的效果
D.社区流动人口比例与社区公共服务可及性
B选项,家庭经济地位(因)通常被认为是影响子女教育成就(果)的重要因素。从时间顺序看,家庭经济状况先于子女教育阶段存在;从逻辑上,更高的经济地位可能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如优质学校、课外辅导等),从而提升教育成就。尽管存在其他干扰因素(如子女自身努力、学校质量等),但两者的因果关联性在选项中最为显著。
C选项,参与救灾人数(因)可能对灾后重建效果(果)产生影响,但重建效果还受资源分配、政策支持、灾害严重程度等多种因素制约。因此因果关系的必然性较弱。
D选项,两者更可能是双向影响关系:流动人口比例高可能导致社区公共服务压力增大,进而影响可及性;反之,公共服务可及性低也可能促使流动人口迁移。此外,公共服务可及性还受政府投入、社区规划等因素影响,难以明确 “流动人口比例” 是唯一或主要原因,因果关系不明确。
故答案为B。
备考刷题:233网校APP提供社工章节习题、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每日一练、模考大赛、答题闯关等刷题功能,大家可通过刷题,加深巩固,掌握要点,查漏补缺,稳步提升!【进入下载APP刷题】
好课推荐:社会工作师优胜班是233网校的经典班型,主要包含三个阶段,八大课程模块,如新手指南课、教材精讲班、教材直播班、习题班、高频考点班、真题解析班、案例技巧班、直播密训班。点这里了解233网校社会工作师优胜班课程内容>>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