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惰性气体保护系统是控制助燃剂的核心手段,根据《GB/T 45420-2025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和《SH 3009—2013石油化工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系统设计必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 系统配置原则◆ 分级设计:按GB50984-2014将装置区划分为三个保护等级(Ⅰ级防爆区需冗余配置) ◆ 气源选择:优先选用氮气(纯度≥99.99%),禁止使用二氧化碳(可能形成干冰堵塞) ◆ 备用系统:储罐氮封必须配置双气源(主/备),切换时间≤10秒
2. 关键参数计算| 参数名称 | 计算公式 | 规范要求 | |----------|----------|----------| | 最小惰化流量 | Q=2.5×V/t | V为设备容积(m³),t≤4小时 | | 氧浓度报警值 | -- | 一级报警5%,二级报警8% | | 系统响应时间 | -- | 从超标到动作≤30秒 |
3. 典型应用场景● 储罐保护:
氮封压力维持0.5-1.0kPa(GB/T50779规定)
呼吸阀后必须设置阻火器 ● 反应釜保护:
搅拌轴密封处增设氮气帘
设置氧含量在线分析仪(误差±0.3%)
4. 常见设计缺陷某企业2024年事故调查发现: ① 氮气管径偏小(仅满足70%流量需求) ② 未考虑冬季低温导致的压力下降 ③ 报警系统未与紧急切断联锁
考试重点提示: ① 掌握L.3模型二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GBT45420-2025附录) ② 理解不同设备(储罐/反应器/管道)的惰化差异 ③ 熟记氧浓度控制值与响应时间的关系
最新《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化评估指南》(T/CCSAS044-2023)要求,新建项目必须采用智能化惰性气体管理系统,具备自适应调节功能。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控制助燃剂的措施
1、对有燃爆危险物料的设备和管道,尽量采用( )。
A.焊接
B.粘接
C.螺纹连接
D.法兰连接
2、在工业防火防爆安全中,通过控制助燃物含量、设备密闭、惰性气体保护等技术措施也能达到良好的防火防爆效果,针对下列技术措施符合工业防爆安全的是()。
A.对有燃爆危险物料的设备和管道,尽量采用焊接,减少法兰连接防止法兰盘因介质温差、腐蚀性导致的管道泄漏
B.管道与设备间的连接方式宜采用法兰、螺纹连接,当无法正对连接或间隙过大时,应加偏垫或加多层垫消除接口的空隙、偏歪、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
C.爆炸危险环境内有可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电器、仪表等采用充氨负压保护
D.在有可燃气体的或危险粉尘的厂房内,宜增设可燃气体探测系统, 当爆炸性介质含量达到爆炸极限后及时报警并联动事故风机
3、密闭设备系统即把可燃性气体、液体或粉体物料放在密闭设备或容器中储存或操作,可以避免它们与外界空气接触而形成燃爆体系。其中,保证设备系统密闭性的措施不包括()。
A.设备和管道尽量采用焊接,减少法兰连接
B.加压和减压设备在投入生产后开始做气密性检验
C.输送燃爆危险性大的气体、液体管道,最好用无缝钢管
D.采用的密封垫圈必须符合工艺温度、压力和介质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