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各阶段特征如下:
萌芽阶段(20 世纪 30 年代至 60 年代):背景是经济大萧条后,客户对资金安全需求增加,银行开始提供简单的储蓄和信贷服务,理财业务以 “产品为中心”,主要推荐存款、债券等低风险产品,服务内容单一,缺乏个性化。此时的理财师更像是 “产品推销员”,而非专业规划师。
形成与发展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繁荣,金融产品多样化(如股票、基金、保险),客户需求从 “保值” 转向 “增值”,银行开始提供综合理财建议,出现 “以客户为中心” 的理念。理财师需具备专业知识(如投资分析、税务规划),行业开始出现执业资格认证(如美国的 CFP 认证),标志着业务走向专业化。
成熟阶段(21 世纪以来):全球化和金融科技推动业务升级,服务内容扩展到跨境投资、家族信托、遗产规划等高端领域,注重 “个性化定制” 和 “长期关系管理”。智能投顾(如基于算法的资产配置)兴起,提高了服务效率;同时,监管更加严格(如美国《多德 - 弗兰克法案》加强投资者保护),行业规范化程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