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民不仅是消防安全的受益者,更是消防工作的参与者和责任主体。在消防工作中,每一位公民都享有相应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
首先,从义务角度来看,公民应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占用防火间距。这些行为不仅违法,而且极易酿成严重火灾后果。
其次,公民有报告火警的义务。一旦发现火灾,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阻拦报警,且严禁谎报火警。这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责任,早一秒报警就可能挽救更多生命。
此外,成年公民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配合消防救援行动,协助疏散人员、提供现场信息等,都是公民社会责任的体现。
在权利方面,公民有权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同时,在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中,人身安全依法受到保护。
特别提醒:近年来多起火灾事故暴露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因此,学习消防知识、掌握基本逃生技能、主动排查家庭火灾隐患,是每位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
只有全民参与、群防群治,才能真正筑牢消防安全的“人民防线”。
科目: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
考点:公民在消防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