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建筑消防安全要求的不断提升,消防产品的可靠性已成为影响火灾防控成效的核心因素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22号),对消防产品实行市场准入、质量监督、使用查验和责任追究四位一体的全链条监管机制,确保其在全生命周期内始终符合安全标准。
首先,在生产与流通环节,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和技术鉴定制度。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消防产品,必须经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市场监管部门与消防救援机构联合执法,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
其次,在建设工程应用阶段,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进场验收制度,查验产品是否具备认证证书、型式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等文件,并核对实物标识与认证信息的一致性。监理单位应履行复核职责,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安装使用。
更为关键的是,推动信息化手段赋能监管。目前多地已推广“消防产品身份信息管理系统”,每件消防产品均附有唯一身份标识码(如二维码),实现从生产、销售到安装使用的全流程可追溯。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可通过扫码快速查清产品来源和技术参数,为责任认定提供依据。
此外,《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要求,消防产品未按规定查验或使用不合格产品的,不予通过消防验收。对明知故犯、以次充好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单位及个人的行政乃至刑事责任。
因此,唯有将法律规范、技术标准与信息化管理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消防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闭环管理目标,全面提升社会面火灾防控水平。
科目: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
考点:消防产品监督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