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社会单位作为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必须依法履行相应的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确保本单位的消防安全。
首先,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并定期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和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其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同时,要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不得占用、堵塞或封闭;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此外,单位应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演练,提高员工自防自救能力。对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还应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单位若存在火灾隐患且拒不整改,或将面临责令停产停业、罚款等行政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责任人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特别提醒:任何单位都不得擅自停用消防设施或隐瞒火灾隐患,必须依法接受消防救援机构的监督检查,主动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科目: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
考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