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史分为6个阶段:
1.人事管理萌芽阶段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而产生。人事管理主要承担的是福利方面的工作,这种关心工人福利的主张是现代人事管理思想的来源之一。
2.科学管理阶段
泰勒在对工作进行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的基础上,他制定了公平日工作标准,并且进一步强调要挑选一流的工人,对工人进行培训,倡导劳资合作等。他还发明了著名的差别计件工资制。
3.人际关系运动阶段
工业心理学早期阶段主要的领域是职业指导,不过这一阶段却缺乏完善的人事管理工具和技术。
4.传统人事管理成熟阶段
①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正式提出,人力资本被看成是比物力资本更富有生产率的资本。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行为科学的不断发展,使得组织人道主义的观点深入人心。
③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一门学科出现。
5.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 人力资源管理的出现标志着人事管理职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 它的内容已经全面覆盖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职位分析、员工招募与甄选、绩效评估与管理、培训与开发、薪酬福利与激励计划、员工关系与劳资关系等各项职能。
• 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概念对人事管理概念的取代,并不只是名称上的改变和内容上的进一步丰富,还是一种管理观念上的根本性变革。
6.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有计划的人力资源使用模式以及旨在提升组织绩效、实现组织战略和具体的经营目标的各种活动,它意味着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来帮助组织获得实现其战略目标所需的那些员工胜任素质和行为。
•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①能够推动组织总体经营战略的实现;
②包括一整套相互补充并且具有内部一致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