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一级建造师 > 知识库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哪些类型的工程项目必须实行监理制度?

来源:233网校 2025-07-09 13:56:51
导读: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实施强制性工程监理制度,以确保项目质量、安全及合规。本文详细解读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成片住宅开发项目、利用外国资金建设项目及国家规定的其他项目等五类必须实行工程监理的类型,并结合具体标准进行分析。

哪些类型的工程项目必须实行监理制度?

在我国建筑管理体系中,工程监理是保障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的重要手段。根据相关法规和行业规范,以下几类工程项目必须实行监理:

一、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是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骨干项目。这类项目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且对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类:(1)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中的大型项目,如国家级高速公路、铁路干线等。(2)具有高新技术含量,并能带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的科研项目或高科技产业园等。(3)跨省、市甚至更大范围并对全国或区域性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影响的项目,例如长江流域综合开发工程。(4)对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公益性项目,例如国家级教育基地或重大卫生设施建设。(5)其他具有重要地位、作用突出的骨干项目。由于其规模庞大、影响深远且复杂度高,这类项目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工程监理机构实施全过程监管,以实现建设目标与质量保障。

二、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

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指项目总投资额超过3000万元的项目,涉及公共生活、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多个方面。具体包括:(1)市政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供气和供热系统;(2)科技、教育、文化场馆项目;(3)体育中心、旅游景区设施及商业服务综合体;(4)医疗机构、社会福利院以及公共服务平台项目;(5)除上述类别之外其他公用类工程。这类项目的共同特点是直接服务于广大公众,使用频率高,承载能力强,安全性要求高,一旦质量问题爆发将影响面广泛。因此通过引入监理机制,对设计方案审查、施工材料检验、工艺控制及验收评估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监控,能够有效提升工程可靠性与服务水平。

三、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

为了保障住宅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国家对成片住宅建设项目设置了监理门槛。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建设须实施监理;对于小于5万平方米的住宅开发项目,则由各省市建设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细化政策。此外,高层住宅、地质条件复杂或多层住宅因其技术难度更高、安全要求更严,即便未达面积门槛也强制纳入监理体系。这不仅能提高建设过程透明度,还可以预防诸如地基下沉、建筑结构不稳定等潜在问题发生,从而保护购房者权益并增强市场信心。

四、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

这一类项目涵盖三种情形:一是使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贷款资金实施;二是依托国外政府及其下属机构提供贷款支持开展;三是借助国际组织或国外政府资助推进。该类项目由于往往带有国际合作性质,在技术标准、环保指标及审计流程上均有较高要求,加之多涉及公共财政或外部资金注入,需接受严格的第三方监督。因此必须实行工程监理,用以规范施工行为、保障资金合理支出并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五、国家规定必须实行监理的其他工程

除上述四类外,还有一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被明确列入必须监理名单。其中包括投资额超过3000万元的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基础设施:如煤炭、石油、化工能源类项目;铁路、公路、管道运输业、水运港口、航空等交通运输类工程;邮电通讯枢纽及相关网络设施建设;防洪、水资源保护等水利水电类项目;城市污水处理与排涝系统、桥梁隧道、地下管线铺设、公共交通停车场等城市建设内容;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计划及其他特殊意义的重大基础设施。除此之外,一些特殊功能场所,如学校、影剧院、体育场馆,无论其体量大小均须纳入监理程序,因其涉及大量人员聚集和安全运行需求,监理责任尤显必要。

小结

由此可见,强制性工程监理主要集中在国家重点基建、大中型公用事业、集中式住房开发、涉外项目以及国家特别列明的重大工程之上。这些类别项目因影响面广、技术难度高或安全敏感性强,亟需第三方专业团队介入,确保施工符合规划、设计严谨、流程合法、质量安全可控。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理体系,有助于提升整体建设工程管理水平,实现高效、优质、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科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考点:强制实行监理的工程范围

相关阅读

添加一建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一级建造师书店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一建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